
陽明山是我愛的一座山
由仰德大道往上行走 在7-11蓋了鄉鎮章後 驅車往小油坑前進
很幸運的 無午後雷陣雨來攪局 白白的雲綿延到天際
一切令人感覺天之偉大
小逛小油坑後 大家急忙找尋每次必訪的野菜店
但正確地址是什麼呢? 熟門熟路的阿建未參與 這次行程
瓊芬撥了電話給原本要一起出遊的當地人
按著他指示的地址前進 還是找不著
於是沿著竹子湖的山徑繞呀繞
來到一處名為黑森林的樹林中 真是大開眼界 有三對新人和一組on live在拍攝 還有許多的大砲
真的是一處讓人驚嘆連連的好地方
你拍 我拍 他也拍
夢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果然刻意尋找總不遇 卻 不期而遇
找到家人必訪的野菜店 馬上拍下店名和地址 還點了一桌的野菜
真的鮮甜美味 所有的找尋都是值得
陽明山暮蟬是 恐怖電影音效師
特徵:褐色體色中交錯著綠色小斑紋,尾端粉白色,上翅各縱邁近外緣處具黑褐色小斑紋。
絕活:發出鬼魅聲響,嚇壞膽小遊客。
陽明山暮蟬的身體外觀具有極佳的保護色作用,在暗褐色的體色間交雜著一些綠色的碎斑紋,
和近似種間不太容易區分。若要做精確的分類,除了細察牠們體背的花紋外,
還必須參考其翅膀上翅脈紋理與黑褐色斑的多寡、位置,
以及腹面腹瓣(音箱蓋)的大小、形狀,綜合來比對,才能辨識出比較詳細的身分。
不過若只是要區分牠們的性別,那可就容易多了,
陽明山暮蟬雄蟲的腹部明顯較雌蟲長(雄蟲體長約四公分,雌蟲體長約三公分),
而且略呈半透明狀,這是雄蟲發音時用來共鳴的主要空間。
和其他各類蟬一樣,陽明山暮蟬那不具翅膀的小寶寶(即若蟲)長年生長在地底,
直到要羽化的前一晚,才會靜悄悄地鑽出地面,選定附近一處樹幹、岩壁或雜物上懸吊起來,
接著傾力演出生命中最精彩的「金蟬脫殼」(羽化成蟲)大戲,等到天一亮,森林中新的恐怖音效大師就真正誕生了。
生態觀察(節錄自我的昆蟲歌舞團)/張永仁
家中的兩個蘿蔔頭要泡湯 原本想去馬槽(捨棄日月山莊)
在往馬槽的路上 遇見一條令人驚恐的長蛇 目測下 該有一公尺多長
來到馬槽後 大家還是決定到日月山莊泡湯
因為我想聽那有如外星人入境的氛圍 那被蟬聲包圍的感覺
陽明山的蟬令我印象特別深刻
據當地人說著 暮蟬凌晨四點半準時起床上班 那聲響會驚醒夢中人
到了暮色十分將近七點 馬上準時下班 頓時山恢復寧靜 再由另一類蟬接班
不泡湯的另一些人
小繞了日月農莊
拍拍花草 拍拍小動物 在那山叫陽明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