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路上,一種旅行的狀態.......或許只是張望、等待、發呆而已
#1
在雨下不停的宜蘭有兩個很棒的朋友 很巧 兩個人越住越近了
當我收到瑪塔諾的詩集時 我也發現很適合她的東西 當然若她能喜歡就很完美了
#2
12月依舊吃喝 不過卻少了昔日愛的鍋類 原來飲食習慣還是會隨著「事件」而改變
#3
在12月初看見別人碗裡的那麵疙瘩
雖然別人盛情款待 但還是婉拒了
對於麵食來者不拒的我 尤其喜歡不太容易吃到的麵疙瘩(上次的品嚐地是田中的小麵攤)
於是商請老媽親自下廚 一解 自己的嘴饞 滿足
# 4
到歲末 將今年買的藏書從書櫃請出來拍個團體照
咦!應該不只這些
那其他流浪到何處呀?
#5
在路上 一種旅行的狀態
在書中 一種旅行的狀態 連睡著時 也是
#6
啃了一陣子日系作家的作品 比不上有一天看見「金閣寺」的介紹
終於有點明白 自己為何喜歡京都
這全是我第一個認識的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所牽動著
#7
關於照相:
這張照片是凱文卡特,贏得九四年普立茲新聞特寫攝影獎的作品。
那是一個蘇丹女童,即將餓斃跪倒在地,而兀鷹正在女孩後方不遠處,虎視眈眈,等候獵食女孩的畫面。
這張震撼世人的照片,引來諸多批判與質疑。
當人們紛紛打聽小女孩的落,遺憾的是,卡特也不知道。他以新聞專業者的角色,按下快門,
然後,趕走兀鷹,看著小女孩離去。
在他獲頒這一生最高的榮譽,兩個月之後,卡特自殺身亡。道德良心上的遣責,
可能是卡特無奈結束生命的原因之一吧?
對這張照片有所感觸是在好久之前的「李家同/讓高牆倒下吧」一書中的「我只有八歲」,
最近又看見這張很有感觸的照片,讓我反思著「拍照」及珍惜........。
在照片中旅行,視野不同了。
在某一種的形式下,依舊一種旅行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