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出現腦筋空白的狀態,常出現腦筋空白的狀態,常出現腦筋空白的狀態⋯⋯
連續寫了三遍,表白真的一直出現。
在腦筋呈現真空時硬得逼出話來,下場當然是印證了「多言多敗」四字,
於是我私釀沈默,挽救掩飾自己的無能為力,
我不擅長吶喊,往往試圖吶喊的代價是無法承受的輕,
所以我選擇了沈默。
沈默之後,就沈寂了。
#2
星星在哪裡都很亮,就看你有沒有抬頭看。
目前我總會望一望遠方,你,跟我望著同一顆星星嗎?
#3
意識,自遙遠,
遙遠處一點一點回來,像一粒星子從光年以外,回來得-------慢。
睜開眼睛,向有光的方向望去.........
好像默片突然有了配音。
你認得了。
好多的時候,講到光,臉上就有一種特別的光彩,
好像所有的生命都濃縮在一束光線中。
#4
快看,那耶穌光。
好多的時候,我總記得好幾年前往六十石山的途中,
往山下一瞧,看見花蓮市區下著雨,
發現雨不是山下那般的灑下,而是像水管般的注入,
在當下是十分的震撼,明白了站的角度不同,視野就不一樣了。
#5
有時很難跟自己相處。
想起了一本關於動物的書,書中說明了動物有自我療癒的本能,
如同生病的狗會到草地找藥草自我醫治,
而當遇到最難受時,睡覺是最好的治癒方法。
於是當我和自己最過不去時,我選擇了睡覺。
我是動物。無誤。
#6
真的,不好說。
有時我會強烈的期盼遇到自己時,身旁站的是你。
#7
靈魂游走在書本和書本之外。
我曾嘗試孵夢,想明白沈溺出走的自己究竟得了什麼不安於室的病,
原來。這是無法解出夢囈的出走。
要一起跟我走嗎?
#8
無法過度的叛逆,離經叛道,
所以選擇了冬天很冷又下雨時吃冰,
選擇了自由自在的在夜晚喝著咖啡。
#9
一段小團圓的前言,為我和張愛玲的約會展開序曲。
看過傾城之戀、半生緣、張看、秧歌和紅樓夢魘等,
對於她的書,應該是熟悉到不行,但翻了幾頁,之前那種活潑又多情的氣味少了,
取而代之是沈悶的心境,還有孤獨到骨子裡的犀利與晦暗。
「回憶不管是愉快還是不愉快,都有一種悲哀,雖然淡,她怕那滋味。
她從來不自找傷感,實生活裡有得是,不可避免。但是光就這麼想了想,
就像站在個古建築物門口往裏張了張,在月光與黑影中斷瓦頹垣千門萬戶,一瞬間已經知道都在那裡。」
「泛舟順流而下
金色的夢之河
唱著個
戀歌。」
「時間變悠長,無窮無盡,是個金色的沙漠,浩浩蕩蕩一無所有,
只有嘹亮的音樂,過去未來重門洞開,永生大概只能是這樣。這一段時間與生命裡無論什麼別的事都不一樣,
因此與任何別的事都不相干。她不過陪他多走一段路。在金色夢的河上划船,隨時可以上岸。』
在小團圓中談到了等待。
說到了因為完全是等待,等待是何等的滋味?除非身歷其中,不然無法體會箇中滋味。
生命卻也因為等待,一切的酸甜苦澀全湧上心頭,才會出現一幕幕動人、讓人掏心掏肺的故事,
等待是一個元素,是讓生命豐富的重要元素。
如此,我不再懼怕等待,
只因,這是必然。
笑。我還是比較喜歡半生緣。
#10
好多的第一次,佔據各方。
第一次遇見我的,會被我爽朗的笑誤以為我是一個熱衷交際的人,
但真正熟了之後,會發現其實不然。或許。
在時間之流中,一起擺渡著,
不管多長多短。
一個什麼事也不想做的夜晚居然熬夜了。
「今天睡,明天醒。這一步,決定了一切。」
於是寫完這幾個字,該戒掉如此放縱的不睡了。
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