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一直認為人文才是一個地方的精神,當然也是態度的表現,
而其人文顯見於各建築的風韻,一個摩托車騎士的轉彎角度 ,甚至於一個孩子的回眸神情。
對於鹿港,在老爸的故鄉在於彰化的順理成章下,造訪這頗富盛名的小鎮不下數十次,
然而摸乳巷確實我真的一點興趣也沒有,
所以直到今年暑假才親眼目睹她的令人想入非非的模樣。
我幾乎不太拍廟,基於總總原因,
但在那當下,我被如此的視窗深深吸引,於是不自覺的按下快門。
十宜樓。
曾繪聲繪影的說著她的故事,但真正會面的那一刻,卻百感交集,
那般的百感,不是感動,不是震憾,
而是曾是如此這般的重要歷史史証,怎讓我看一眼就覺得夠了。
看見一點點故事,但感受力不強。
究竟百年後還能再看見什麼。
這如同近期我再訪清水的楊家古厝,她們被現代化的鐵圍籬保護著,
而昔日看見獨居其中,對莫名其妙闖入者會使白眼的婆婆已不見蹤影,
這樣的景況總讓我不勝唏噓,感慨萬千。
摸乳巷,一條好有名氣的巷子,
但我可以說她是防火巷嗎?
我開始害怕著有機會再談到摸乳巷時,
會脫口說出那是明眼人可知的防火巷,無法說服自己講出冠冕堂皇的話,
然而鹿港確實是個文風鼎盛的小鎮,真的值得細細品味。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