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台糖高雄廠又稱橋頭糖廠,是台灣第一座現代化製糖廠,市定第三級古蹟。
糖廠佔地面積大,糖廠館內外有多樣化設施,規畫得非常完善。
其中我有興趣的是五分車體驗、鐵道景觀、日式建築群和雨豆樹劇場。
進到園區,因園區非常的大,所以租借了電動自行車,
以車代步的逛遍整個園區。
#2
迎面撞上來的是一樹燦爛的九重葛,
它的美麗,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3
#4
#5
中山堂(橋仔神社)。
現今糖廠中山堂舊址為建於昭和六年的橋仔頭神社,
其在台灣光復後全台幾乎將大部分神社主題建築拆除,
橋頭人在原址改建土地公廟祈求正神壓制日本神社,消除殖民統治帶來的惡夢。
#6
#7
火車頭配黃金葛,再襯著大太陽,
一整個洋溢著青春的氣息。
#8
#9
社宅事務所建於1901年,模仿荷蘭在東南亞殖民地的建築,
其結構融合了木造、磚砌、鋼筋混凝土,
採地上架高以利通風,迴廊和連續拱門造型設計則是歐洲傳統建築的移植,
是台灣建築史上重要的工程。
其大門旁的煙火樹綻放,好不美麗,
尤其配上白藍的牆壁和窗櫺及拱門,
充滿濃濃的南部氣息。
#10
#11
雨豆樹廣場。
這棵碩大的雨豆樹在這片原本為日據時代日軍的靶場的草地上,
展放活躍的枝芽,展現自己的生命力,
它從日據時代就陪伴著糖廠的興衰起落,於日本戰敗後變成為單身員工宿舍,
之後糖廠沒落改為雨豆樹劇場,從此這棵樹在此屹立一世紀,看盡世間的變遷。
#12
站在草地上,
感受到在時代更迭下,這棵雨豆樹已成為這廣場的主角,
而它身下的咕咾迴旋台陪伴著它,
一起為這個廣場創造更多美好的時光。
#13
#14
#15
離開了橋頭糖廠,別忘了買一份高雄特有的丹丹漢堡,
其套餐是漢堡搭配麵線,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中西合併,
而其味道偏甜,是南部人偏愛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