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台中花博最終回。
來到后里園區,摒除外埔和豐原葫蘆墩園區,
全是為了「聆聽花開的聲音」和「從天上掉下了一顆種子」而來。
#2
來到后里馬場區的花舞館,
看了眼花撩亂的燦爛蘭花以及各流派的插花作品,
已經有點見花不是花的意境,
也體會到「物以稀為貴」的真諦,
內心想著,若一次只見一種蘭花,應該會更加珍惜。
#3
「花舞館」由兩個圓形展館構成一個8字迴圈形建築,
象徵生命與自然之間無限循環、生生不息的相依關係。
其中的「蘭花廳」,以數萬株代表台灣為蘭花王國之譽的獨特蘭花妝點其中,
使人身在其中,有著目不暇給的感受。
而自己很喜愛的蜷川實花,將蘭花和各類花互相搭配做為攝影作品的主題,
締造出讓人迷惑的視覺效果,讓攝影作品、水盤和滿天星真花前所未有的展示在一起,
呈現最棒的整體效果。
#4
#5
走馬看花的逛完花舞館,
搭上接駁車,往后里火車站附近的后里森林園區。
#6
這朵地表最大的機械花,由台北世大運聖火裝置藝術團隊「豪華朗機工」設計,
與台中市政府及12個在地單位共創,結合藝術、人文與科技。
而機械花高15公尺,以697朵火紅色機械花組成,
伴隨晝夜光影變化、大地與機械揚聲,讓遊客一起看見花開的樣子,也能聆聽花開的聲音。
#7
#8
#9
#10
#11
#12
#13
#14
林舜龍老師這次在台中花博三大展區鐘的「后里馬場森林園區」,
展出的「天上掉下來的一顆種子」讓我萬般期待,
根據老師的說明,明白它當初的原創來自:
「最原始的想法就是每一顆花、每一顆種子,都是從天上來的,
我們跟天可以做連結,所以用竹子創造一個空間出來,
讓人可以進到內部的空間,和裝置藝術直接做一個互動。」
於是林舜龍說:「植物也是有生命、有感覺與感情的,我想要把他濃縮在我的作品裡面。」
#15
#15-1
#16
「從天上掉下了一顆種子」是我來花博的原因之一,
於是走進了森林園區的最內處,進入了竹子林,
想像自己是一顆種子。
#17
回程,在「聆聽花開的聲音」再次逗留。
#18
#19
#20
#21
#22
#23
看著機器花綻放,聽著國家幼苗「啊⋯⋯啊⋯⋯」,
瞬間機器花開開合合,
紅花瓣層次的絢麗奪目呈現,
花博在四月即將結束,
而身為台中人,以此紀錄,
紀錄為了兩顆球而來的一次后里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