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慢慢的,在沒有預想中,記憶錯亂了,
沒有了順序,沒有了輕重,
有時還根本忘了有那麼一回事,
除非一個似曾相識的瞬間畫面出現,
才驚覺原來,是生命的經過。
#2
真的,
在加護病房前等待的時日久一點,
可以看見人生的悲歡離合,
有人歡喜,有人悲傷,
一樣的離開這道門,卻是不一樣的情緒,
是路,
人生千迴百轉的路。
#3
擺渡。渡口。
時間是相對論,
猶如張愛玲半生緣一書所言:
「對於三十歲以後的人來說,十年八年不過是指縫間的事,
而對於年輕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最近我的生命重回了年輕人時期,
好多的時刻猶如一生一世。
#4
碼頭。渡口。港口。
生命中的轉捩點總是來得太突然,
是生命中無法承受的重。
#5
枯木逢春。
春天吶喊。
#6
城市的喧囂繁華,
終會在生命轉彎處消化出深沉的聲音。
#7
這是屋內在下雨?還是101大樓在下雨?
唯有親臨現場,才明白箇中滋味,
才體悟其中的起承轉合。
#8
有人臉上沒有任何的表情,
其實內心深處洶湧澎湃,波濤起伏,
猶如這看似平靜的金鱗湖,湖畔可是站滿來自四方的旅人。
#9
此景已成追憶。
這座橋已改建,於是真的成了追憶。
#10
那端是彼端,這端是那端,
很多事就是一線之隔,在那一念之間,
那端的這端就不再是那一回事。
#11
色彩鮮明時,總感覺喧嘩紛雜,
那轉變成為最底層的色調時,
卻看見工整的畫面,彷彿那漸漸成為的過去。
#12
時間之河。
是無法超越橫跨的寬闊之河。
#13
原來還是要有主角,就是所謂的重心,
這樣畫面才會有主題。
#14
震撼。手的力道。
#15
蘋果咬了一口,
這樣的畫面是否也將消失?
#16
摩天輪像煙火,煙火像摩天輪,
正確的選擇有時像是錯誤決定,錯誤的決定有時像是正確選擇。
最近一次不小心聽到另一床家屬在跟醫生協商的內容,
醫生說:「決定拔管後,走了就是走了,就等於結束,
目前至少還在,可以說說話,還在。」
又有一次,聽到另一位醫生跟家屬對談,
說著:「就病理上必須建議開心臟動脈剝離手術,就家屬考慮建議維持現狀。」
還有一次,不同的醫生對另一位病人的家屬說明,
說:「不搶救,昏迷指數會越來越高⋯⋯,搶救會成為植物人。」
⋯⋯
或許每下個決定都是半個世紀久,
而如嚴凱泰曾說:「菩薩要留我,我走不了;菩薩要我走,我留不了。」
於是,我相信「還在」,就盡力去做,
且戰且走,且走且戰,
一切都有轉機,我相信這樣的決定。
#17
有一天如果書店不見了?
張愛玲說:「除了讓近視加深外,書是最好的朋友。」
如果有一天書店不見了,
應該會少了最好的朋友。
#18
眺望是一療癒的行為,
覺得自己的渺小是理所當然。
天地一沙鷗啊⋯⋯
#19
眼花撩亂的扛棒是美麗,也是藝術,
不整齊工整是獨特的魅力。
#20
有眼不識泰山,
然而它不是泰山,我卻已崇拜泰山之姿崇拜著。
其實,它不是泰山,但也具泰山之美,值得,
很老莊思想。
#21
這樣的陽台很人性化,
不過現代建築少了這樣的設計,有點可惜。
#22
一統,文字的奧妙,
世界一家。
#23
穿和服體驗的人大部分不是日本人,
於是穿和服的日本人從他處來到東京朝聖,
有時也不小心被認為是不是日本人。
就像去了日本聖山富士山,
才明白有一部分的日本人沒看過富士山本尊,
其實,這很正常,
我也沒爬過玉山啊⋯⋯。
#24
喧嘩後,沒入永恆之海,
紛紛擾擾的時候,
走在其中,深覺好有同溫層。
#25
轉頭看見泰山,
真是有眼不是識泰山,真的是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耳聞,
或許是時機不對,來訪的時間點錯誤。
#26
嗯!這就是⋯⋯呼嘯而過⋯⋯
算是有來過的證據。
#27
如果有一天書店不見了?
那我可以變成遠視嗎?可以遠眺壯闊的山河嗎?
其實,
少看點書不會減少度數,
少看點書也不會就能遠眺前方,
一切干書屁事,
不過書店不見了是我關心的非屁事。
#28
在玫瑰園看見滿坑滿谷的玫瑰花,
頓時所有的玫瑰花失去光彩,
想起了小王子的玫瑰花。
#29
最放肆的階段。
#30
亂中有序。
有時的亂無章法還真如同亂槍打鳥的打中目標物,
所以衝突和協調有時是孿生兄弟姊妹般存在著。
#31
鳥瞰,
可端視全貌,
是本尊沒錯。
#32
生命中還是需要一點色彩。。。
於是開始可以理解好朋友的爸爸在療養院時的談笑風生。
#33
為上者說:「親愛的子民,你們都在我的眼皮下生活,誰都無法逃過我的法眼。」
這是眺望著的自大。
#34
有眼不是識泰山,
但它不是泰山。
#35
這個角度好安慰人,
說明著自己的渺小是理所當然。
和宇宙相比,我只是滄海一粟,
阿Q思想的最高境界。
#36
你的擺渡是我的汗水,
你的汗水不是我的擺渡,
於是很多事情不是理所當然。
#37
驛站風情。
究竟是哪年哪月哪個時候拍的照片?
我只能說這是生命的經過的驛站。
#38
一閃而過。
沒錯過就遇上了,
刻意遇見了也經過了,
過去了事情就過去了。
#39
滄海桑田。
這個角度就是能治癒人心,
感覺所有的不足都可以被接受。
#40
張牙舞爪的影子只是虛晃,
於是不要太相信事情呈現的效果,
真的,有時只是冠冕堂皇的推託之詞。
#41
拾階而上。
是通往祝福之地。
#42
同是擺渡人,
雖不在同一條船上,但是在同一條河,
於是這可被稱為「同溫層」?
#43
當下。
不起眼的那時。
#44
岸上的人看著不在岸上的人,成了風景,
而岸上的人也成了岸上的人的風景,
岸上的人捕捉岸上的人的風景,
最後也成了普羅大眾的風景。
#45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張愛玲是這樣說著,
然而,
我錯置的記憶是穿著一襲平庸的棉料,爬滿了從天降下的昆蟲,
想留下就留下,想離開就離開,
留下的就好好守著,
離開的記住了就記住,忘了就算了,
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