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事好友們的小小旅行,
在萬事有了東風後,終於成行,
坐上同事好友剛買不久的百萬名車,
來到苗栗通霄台61線的鄉間小路旁。
出發前一天,
大家還在思考這幾天的雨,考慮是否因雨而取消,
之後決定風雨無阻下,
分別來到集合點,搭上北上的車,
往目的地前進。
一路上和同事好友的女兒培養感情,一邊談論工作上的瑣碎風花雪月,
以及比說著這一個月迷上抓寶可夢,
才發現跟我同星座的同事好友居然是47級的厲害角色,
讓我豎起大拇指不禁稱讚著。
#2
一旁還有灰塵精靈和亂入的史努比
讓人不自覺的會心一笑。
#3
離開龍貓站牌後,
在炎熱的天氣中,去了通霄發電廠買了紅豆、烏梅和鳳梨枝仔冰,
一頓清涼消暑的冰棒享受好,
來到通霄神社,而這裡我已經造訪多次,
再訪還是喜歡。
#4
通霄神社興建於西元1937年,
鄰近於虎頭山公園,
因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
台灣各地廣設神社,但在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之後,其各地的日本神社大都拆毀,
目前桃園神社最為完整,接下來就是這座通霄神社。
它的主殿已遭拆毀,而拜殿則被修改為閩南語的建築,
祭祀延平郡王鄭成功的「通霄忠烈祠」。
#5
大大的鳥居、參拜道和石燈籠,像極了日本。
#5—1
#6
神社前的松樹、楓香和等不同的樹種,
使此地更添靜謐的空間感。
#7
以下資料參考四方通行、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通霄神社是唯一一座有閩南式燕翹脊屋頂的日本神社,
在二戰後通霄神社拜殿被改建為「通霄忠烈祠」
,當時將拜殿改建成中國傳統建築閩南式風格的「燕尾翹脊屋頂」,
屋頂脊飾中央還加裝國民黨徽,凸顯當時的黨國意識型態。
#8
#9
#10
來到苑裡,
錯過聞香下馬,買了秒殺市場炸雞和垂坤的伴手禮,
還吃了當地有名的金光肉圓,
原本要吃當地傳統豆花,
結果查地圖時,看見掀海風獨立書店/咖啡的地名,
勾起記憶,原來口袋名單的它就這樣跟我不期而遇了。
註:
所謂「掀海風」,乃呼應地方俗諺「搧(siàn)海風」,
意指苗栗地區沿海風大,每到冬季,強勁的海風有如搧耳光般兇狠地吹拂過來,
以此明白強韌的生命力和存在的意義。
#11
窗上的詩篇和綠色的沙發,
呈現古典的老派浪漫,尤其陽光宣洩下來時,非常旖旎。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一趟苗栗行,
是開學前同事們的放輕鬆,
也明白了小旅行的必要,
以及有好朋友陪伴是美麗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