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自然科博館的官網不小心得知在植物園熱帶雨林溫室後方北部低海拔區水池邊,
有植物園研究人員栽種的植株風箱樹,五月正是花季,
滿樹白色小球般的花序讓水生植物池顯得熱鬧繽紛,
於是在5月7日這天的雨天,特意通過科博館來到植物園,
在外圍繞了一大圈,遇見了另幾棵已過花期的流蘇樹及各類樹種,
在泥濘的園區中,撐著傘傍著雨,還真有一番滋味,
想像自己在叢林中探著險。
#2
植物園熱帶雨林溫室後方北部低海拔區水池邊,
我在此區繞了一大圈,還儘量找尋官網中提供的示意圖的所在處,
不見蹤影,不放棄的又繞了第二遍,還偏離步道,
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的讓我見著它-風箱樹。
#3
看見未綻放,一副還沒準備見客的模樣,
我知道自己來早了,
不過真見著的那一刻,真是振奮人心,
於是暗自決定盛開時再來看上一回。
#4
#5
#6
#7
#8
5月7日,在植物園的狀況。
#9
5月14日,天氣晴朗。
來到上星期的風箱樹秘密基地一看,能拍到的,不是未綻放就是已完全綻放,
摸不著頭緒要如何拍那高高的盛開風箱樹的花兒。
#10
#11
#12
#13
#14
#15
#16
所有的盛開的花兒,不是開得高高的,
不然就是在水池那頭我跨越不到的地方。
那是一種無奈加憤怒的心境。
#17
看的見卻摸不著,原來是如此的感覺。
氣呀。
#18
#19
在樹下駐足20分鐘,終於決定放棄,
來觀望棋盤腳花是否盛開了。
#20
走到植物園蝴蝶旁階梯發呆,居然,
往前一望,在最初最顯眼的地方發現更美的,原來⋯⋯我總是錯過,還好遇見,
欣喜,我見到一大叢風箱樹,
而且一直拍不到盛開的花兒,我伸長了手,橫過柵欄拍到了,
那種喜悅,有如在天上奔騰一般。
#21
#22
#23
#24
#25
#27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走了,快步回我原本該去的地方,越過馬路進入科博館,
走到前門時,一件令自己好笑又覺得愚笨的事發生了,
我居然在科博館門口看見三大棵盛開的風箱樹,
而且盛開的花兒不用伸長脖子和手,
只要輕鬆愉快的往前一拍,就可以拍到完美的照片。
原來近在咫尺的事總是令自己忽略,
反而去在乎根本不屬於自己且望之卻步的事,
所以突然的頓悟了。
#37
#38
#39
#40
#41
#42
下完課,刻意去看了夜晚的風箱樹花兒。
尋找風箱樹一事教會我一些一直不明白的事,
原來,大自然是我的老師,我要以它們為師。
:)
註 :
風箱樹(Cephalanthus naucleoides DC.)隸屬於茜草科風箱樹屬,
為多年生落葉性的灌木至小喬木。因為葉片酷似於你我所熟悉的芭櫟葉子,
於是民間通常稱它做「水芭櫟」;花小型,多數集結成圓球狀的頭狀花序 ,
像極了繡球兒,也好像珠花兒,於是也有「珠花樹」的美名;
花後的結實率並不高 ,即使有果實生成,多數也都發育不佳或是畸形果。
/資料來自國立自然博物館館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