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飽了沒?
這是一句問候語,然而也開啟了人與人之間的熟絡之路。
吃飯皇帝大,
所以每當心裡有事時,我會找家店坐坐,順便打打牙祭,
所以當心中充塞著愉悅的心情時,我會大吃特吃,讓全身的細胞一起歡呼慶祝,
所以吃,對我而言,是無比的重要。
一道菜好不好吃,其實關係著當下的心情,以及一起吃飯的人,
還有一種叫記憶的牽繫,
所以好吃成了很主觀的東西,
這猶如味道一樣,一樣的東西,給人的觀感完全的不同。
大便老師\大腸的味道真美\黃春明
等到大家吃的好像真的不錯吃的樣子,我才吃了起來。
但我咬了一口,就像被燙痛了嘴,把口中的肉吐出來說:「有大便的味道!」
阿公說:「什麼屎味不屎味,把它想作吃大腸不就好了嘛。」
看至此我笑了,就是因為有屎味才不吃,那大腸有屎味吃不吃?
我當然不吃,誰要吃大便。
當然黃春明老師的用字總是幽默又細膩的說出自己的看法,每每都令自己會心一笑。
然而對於吃飯,我依舊喜愛這首詩:
黃春明〈國峻不回來吃飯〉
國峻,
我知道你不回來吃晚飯,
我就先吃了,
媽媽總是說等一下,
等久了,她就不吃了,
那包米吃了好久了,還是那麼多,
還多了一些象鼻蟲。
媽媽知道你不回來吃飯,她就不想燒飯了,
她和大同電鍋也都忘了,到底多少米要加多少水?
我到今天才知道,媽媽生下來就是為你燒飯的,
現在你不回來吃飯,媽媽什麼事都沒了,
媽媽什麼事都不想做,連吃飯也不想。
國峻,一年了,你都沒有回來吃飯
我在家炒過幾次米粉請你的好友
來了一些你的好友,但是袁哲生跟你一樣,他也不回家吃飯了
我們知道你不回來吃飯;
就沒有等你,
也故意不談你,
可是你的位子永遠在那裡。
註:希冀黃春明老師能打敗淋巴癌。
對於味道,見仁見智 。
不過最近才得知老早根深蒂固的認爲舌根感覺苦味,
而舌周圍感覺鹹和酸味,舌尖感覺甜味,
一切都是錯誤, 所有的味覺來自乳突,好大的衝擊,
所以吃就盡情用心感受,不帶任何科學觀念,用盡所有修辭來形容內心的味道。
一塊披薩一塊錢一書中,有許多跟味道有關的修辭感受。如:
好像陽光在按摩我的胃,沒有翅膀也能飛,好像有雲在飄,有星星在微笑,
一切都是從心加以形容好吃。
其實對於好吃,我很贊許日本人用力的吸吮麵條,
然後忘情的說出 おいしいね,
這是對廚師和食物的尊重,
在美食中,我很想念一種食物,
就是一碗白飯,上面放了塊狀的蘿蔔乾,
無疑這對我而言是天下最美的味道。
端坐著,品味著,這是對自己生活的尊重,
有機會如能在海闊天空中的土地上吃一頓飯,是美事。
光。
在吃飯時,看見對生命的執著。
吃飯。說明日安,
所以你吃飽了嗎?
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