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個奧妙的理論。
之前看過的「班傑明的奇幻旅程」和最近看的「明天,我要和今天的妳約會」中,
其劇情對於時間的闡述讓我反思,
尤其「明天,我要和今天的妳約會」中的你的明天是我的昨天及你的過去是我的未來的論點,
讓我不斷的反芻,思考了許久。
#2
剛開始看不懂電影中對於一些小動作的詮釋,
等完整看完全劇,才明白故事內容對時間軸的鋪呈,
才知道故事作者對於時間安排的高竿之處,也認為他是愛因斯坦的好朋友。
電影前半段,男主角高壽在電車上對女主角愛美一見鍾情,
而原本木訥的男主角居然跟著女主角下電車還要了聯絡電話,
但沒有電話的愛美說了明天見並流下了眼淚,
故事的時間軸展開,他們在不經意遇見,說著有如預言的談話,
還在進一步認識後聊起了小時候的際遇,
如5歲的高壽溺水,被一個女人救起,
5歲的愛美在爆炸意外現場,被一個男人相救,
這一切愛美都知道前因後果,但所有情緒她只能放在心裡,獨自咀嚼悲喜。
直到有一天,高壽不小心在愛美的日記上,
看見愛美記錄著超前的日期及在未來將發生的事情,
內心生氣又難以置信的高壽打電話問愛美,
她說出了自己來自另一個平行時空,那裡的時間和正常世界是「相反」的,
這意味著男主的昨天,是她的明天。
而兩個時空的交會點,每五年才有一個月,
所以他們可以對應的相遇時間是:
高壽年紀:→ 05、10、15、20、25、30、35 →
愛美年紀:← 35、30、25、20、15、10、05 ←
說明著他們處在的時空,對對方而言是相反進行的。
愛美在自己15歲時,遇見了25歲的高壽,
高壽將他們20歲時相遇的故事告訴了她,
於是愛美期待20歲的來臨,並在20歲的現在製造了相遇的機會,
並按照在15歲時高壽跟她說的愛情經歷寫在日記上,並一一實踐著。
對於高壽來說,他的昨天就是昨天,未來就是未來,和愛美的美好回憶不斷的濃厚加深,
對於愛美而言,每一天都是未來,回憶不斷遞減,最後消失,
所以對高壽來說的每個甜蜜的第一次,對愛美來說,都是最後一次,
換句話說就是高壽和愛美在一起的第三十天,對愛美而言是第一天,
而愛美和高壽在一起的第三十天,對高壽而言是第一天。
在電影結束前,
畫面來到愛美努力打起精神,拿著日記本,站在電車的門口。
等待著高壽來搭訕說聲「我對你一見鍾情。」
這一刻完全明白了故事的主軸是時間,
讓我想起了「班傑明的奇幻旅程」。
#3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中的男女主角是各自的生命週期不同,
然而牠們是在生命最燦爛時相期相愛,之後開始分道揚鑣,
男主角的生命由老年狀態回到孩提時期,最後在女主角的懷抱中以嬰兒模樣死去,
而女主角的生命試和我們一般的認知中度過一生,
確實所有的安排深深的感動到我,
尤其男主角離開家庭後,來到印度尋找生命起源那一幕,著實在心裡留下大大震撼。
原本想說畫面中出現的大鐘是天外飛來的一筆,
之後才知是別有用心,也意外成為這部片的要角。
它暗示了班傑明一生的奇幻是注定的與眾不同,
到最終奇幻的旅程將石沉大海,消失不見,
和畫面中出現的時鐘相映成趣,如同人生的際遇。
時間真的事非常奇妙的,
它可以穿梭,可以任意變化,然而我不是愛因斯坦,也對相對論不熟,
但這兩部電影卻時都是好的影片,可以讓人雋永的回味著。
#有關時間的電影還有:「妳的名字」#「本院寺大飯店」#「跳躍吧!時間少女」都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