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四月底的一個傍晚,家人臨時決定:「去宜蘭吧!」
在家閉關修煉的大家異口同聲說:「解禁了,走吧!」
侄子和姪女說:「只要小姑姑想去的都不去就好了。」
於是大姐馬上下訂了去年寒假原本規劃好要入住的宜蘭煙波飯店(南方澳),
大家什麼也沒多帶的驅車前往,心想應該看不到夕陽,
不過東岸應該適合看日出。
#1-1
走在北二高,沿途白了山頭的遠景真是迷人,
是油桐花的華麗登場,
注視著,發現桃園的油桐花的繁華盛況空前,似乎比苗栗來得壯觀。
#2
將近兩個小時的車程,
當車子從雪隧進入頭城時,才六點半,發現眼前一片漆黑,
而行駛在沒有路燈的高速公路上,彷彿置身於無盡的靜謐黑暗中。
家人馬上開著家中的遠端監視器畫面,發現西岸依舊明亮,
而太陽還懸掛在海與天的那一端。
#3
進入南方澳,
家人魚貫進入「富美活海鮮」點餐,
而我很想去尋找南方澳唯一的書店以及心中的口袋名單,
但夜已深,於是拍了幾張街景,
景色夾雜著外籍勞工的之間的互動對話,
心中吶喊著-是南方澳,這第一次踏上的地方。
#4
在「富美活海鮮」完全感受不到疫情帶來的蕭條。
品嚐後,發現住海邊的大家異口同聲的說好味時,
表示這家店遠近馳名是名副其實,而不是浪得虛名。
#5
家人特別推崇這盤炒麵,是很有水準的表現。
對於評斷海產店的優劣,除了海鮮的食材新鮮與否外,
炒麵的好壞就是評斷的標準,
所以當大夥豎起大拇指的說著炒麵好吃時,
表示這家店是一家夠水準的海鮮餐廳。
#6
來到煙波飯店已將近八點三十分,
入內,進入眼簾的是典雅又簡約時尚風格設計的大廳,
填好入住資料後,被告知無條件升等家庭豪華海景房,這真是無比的幸運。
尋著電梯進入,來到十三樓。
#7
#8
#9
#10
在R樓九點結束紅酒、餅乾免費供應前,
部分家人留在房間泡含鐵的溫泉和冷泉,部分家人到R樓走走,
順便拿了一些小點心回房間品嚐。
#11
入夜,來到羅東夜市,
感覺跟之前到訪的印象不太相同,
於是買了糕渣和糟餅等回飯店品嘗。
#12
#13
#14
「5:18」是前台人員告訴的日出時間,
於是凌晨五點醒來,來到R樓的泳池旁等待日出。
一出電梯,發現泳池前已是人群,
而雲層太厚應該看不見預想中的日出,
於是等了十五分鐘後,決定回房間陽台觀日出。
#15
#16
#17
#18
為了避開人潮,在7:30來到一樓享用早餐,
而早餐表現得中規中矩,
沒有驚艷的當地美食,但多樣化的,讓人大飽眼福並滿足了口慾。
#19
#20
退房前,
有人去了健身房,有人又泡了一次湯,有人提議就待在飯店裡哪都不去,
最後,決策者決定參考大部分的人的意見,
不走山線的明池國家森林的北橫,而走可以看海的海線
而行程以走馬看花,隨便遇見隨便看的原則進行。
#21
離開煙波飯店,代表要離開南方澳,
要去五結那老少咸宜的傳藝中心走跳。
#22
煙波飯店旁的蘇澳天主堂吸引我。
當我靜靜凝視仰望時,
冷不防聽見侄子說:「在義大利,這樣的規模簡直小巫見大巫 。」
#23
#24
#25
因為不是第一次來,所以有點興致缺缺,
不過就是沒有期待反而更有趣。
#26
在「青春照相館」臨時起意照了紀念性的全家福,
因只要460元三張照片,所以心滿意足。
而姪女選擇換裝拍藝術照,所以換了旗袍裝,還棚內棚外拍照,
最後選了12張照片,共花450+330元,
於是這樣的意外驚喜,讓傳藝中心變得更加富有興味。
#27
#28
#29
側拍。
#30
在傳藝中心喝了麵茶和冰淇淋,決定到大姐提議的北門吃蒜味肉羹,
但來到北門,發現沒有車位,
於是決定直奔礁溪 ,去吃家人好友家旁的甕仔雞名店。
#31
滿滿的烤雞,滿滿的人潮洶湧,滿滿的佳餚美食,
在此,根本感受不到武漢肺炎疫情的影響,
在這裏只有感受到食客的熱情,
以及不斷飛奔而過的哈雷、嬉皮⋯⋯等不同型號的重機。
#32
#33
點了套餐,其實是被半強迫的點了套餐,
而因家人的食量不大,所以一半以上的食物都打包回家,
再當作另一餐食用。
對於餐點如何?
我覺得跟家人愛去的關子嶺的甕仔雞、竹山的甕仔雞及台中北屯區的甕仔雞⋯⋯,大同小異,
不過它有名絕對有它的道理,
我覺得它的竹筍管湯好喝,它的山茼蒿炒得恰到好處,它的肉捲和糖醋魚肉美味,
這一切都可為表現得中規中矩的烤雞加分呢!
#34
吃飽後,決定秉持著「看見什麼就是什麼」最高原則下,
來個走走停停的回程過境景點的方式。
啟程後,看見龜山島不斷的變換方向造型,
「咦!好美!」「要怎樣下去沙灘?」
⋯⋯
一個過頭再迴轉,看見指標寫著「蜜月灣」,
「喔!是久仰大名的衝浪秘境!」「喔!入口好隱密喔!」
大家七嘴八舌的說著。
#35
#36
龜山島看不出是龜山島,
若不是知道宜蘭是在龜山島的眷顧下而保有安康的日子,
若不是自己身處宜蘭,
我不會說它是龜山島。
#37
#38
蜜月灣還是年輕人的專屬露營區,
在此,縈繞在空氣中的是「人不輕狂枉少年」的氣息。
#39
往前看見一處類似九州的鬼的洗衣板的地質景觀經過宮崎鬼的洗的衣板的青島神社(あおしまじんじゃ),
佇立於海的這方的自己,
發現此時此刻的龜山島,
是我心中的既定印象。
#40
)
#41
#42
#43
來到萊萊秘境的「四角窟」觀景台,
看著觀景台對龜山島的介紹,
原來眼前好像蒙上也曾面紗的龜山島是南面的龜山島。
繼續往濱海公路北上,經過大溪火車站,經過大里火車站,
看見火車和太平洋及過往車輛並行行駛,
「這裏好像鎌倉⋯⋯。」「這裏好像日本⋯⋯。」
在那一瞬間,真不知道是鎌倉想起了我們?還是我們想著鎌倉?
當龜山島由併行轉變成為車後時,
那表示即將離開宜蘭,將進入新北市
當龜山島越變越小,倏間不見時表示「宜蘭再見」。
#44
臨時決定走上往三貂角的小徑。
途中常遇見驚險的會車,看見陰宅聚落,
在一個轉彎,可看見若隱若現的太平洋。
來到新北市貢寮區與宜蘭頭城間的濱海公路上的最東岸燈塔,
它是西班牙人驚呼「聖地牙哥」的地方,也是一處欣賞海岸風光的好地方。
#45
#
北上,來到陰陽海附近,發現另一側的往宜蘭方向的車陣已停止前進,
濱海公路彷如一座大型停車場。
原本北上的我們還慶幸維持在一般的車速,完全自在的擺渡中,
就在自己正沉溺於這般的情景中時,
發現前方一百公尺也開始堵車嚴重,
漸漸的,我們成了甕中之鱉,
迷失於車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