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推門入內,彷彿置身於另一種存在,
那是散發著細微空氣中,時光緩慢流動的密室,
沈溺其中,是可以聽見音符在書海中滑動的幸福空間。
時間,是在此或許會被遺忘的名詞。
邊譜一直是我的口袋名單,
它的前身是東海書苑,一處我曾經拜訪的獨立書店。
#2
邊譜獨立書店官網:
「設立於台灣大道上的邊譜,是一個希望人們經過、佇足、推開門走進來看看書的地方。
『讓書店回到生活,讓讀書成為日常』,這是邊譜的宗旨,也是我們對社會的實踐。
延續東海書苑選書的多樣性,只要是值得閱讀的書,邊譜都儘可能地陳列。
店裡維持近萬種書的上架陳列,因為在乎的不是邊譜推介了什麼給客人,
而是來邊譜的讀者們是否可以找到屬於他的生命之書。」
東海書苑,自1995年創立至今,已超過28個年頭。
搬遷過四個地點,如今落腳在台中市最主要的交通幹道:台灣大道上,
並以「邊譜」作為對外的稱呼。
邊譜(東海書苑)某層面來說是家很老派的書店,
從東海書苑到邊譜,我們的發展規劃向來就是如何讓實體書店可以繼續存活下去。
因為對我們來說,實體書店才是能真正培養閱讀而非僅是書籍消費的場所。
而客人在逛書店時所能發現的「意外」之書,絕非網路書店的大數據所能達成,
也不是各種嘉年華式的活動能夠帶來的效應。
沉靜不受干擾的環境,這是讓人專注於書本的第一要務,
也唯有這樣的閱讀環境,才能尋求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書籍。」
看過邊譜的介紹:
店名的發音需有陰平到上聲的抑揚頓挫,
原本想找於中央書局「旁邊」,因而「邊」字成了新名字的起手勢,
而幽默的「不搭邊不靠譜」,讓邊和譜因而成為新名字,跳脫「東海書苑」之名。
#3
東海書苑2的舊招牌鑲嵌在1樓的後置空間牆上,
保留著書店走過的歲月痕跡。
#4
#5
#6
#7
#8
#9
在書店喝杯咖啡,彷彿置身於花蓮的時光二手書店中,
然而坐在瀰漫著淡淡書香氣息的空間中,
是小而確定的幸福。
#10
我買了一本書,是「三浦紫苑」的著作,
延續著選擇我喜愛的作者的作品嗜好,
持續著到獨立書店一定得帶回一本書的習慣。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我在邊譜買了一本書,喝了一杯咖啡,
結合了喜歡書和咖啡的一舉兩得,
因而得到了旖旎的感覺,是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