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一個人都有一座記憶的墓園,它埋葬著逝去的青春和自我.....

決定帶著三個姪子去科博館探險,帶著朋友介紹的書--形上的流亡上路。
一到館內,解散--各自去探險。

在塔可夫斯基看來,只有藝術可以解除人性之困惑,只有藝術才是接近上帝的路徑。
宛如夏卡爾畫中飛翔的情侶。漂浮,象徵著生命如煙,記憶無痕,
象徵著宇宙碩大無邊的能量,人類有如輕絲薄羽一般的卑微。...形上的流亡


宇宙的奧妙就是人心的奧妙,人類對科學的膜拜應回返於對人性的探索。...形上的流亡


人無論居住在那個星球,若離開了自己的內心,
就會像地心無法感應人體的重量,像記憶失去了被召喚的回應,
成為宇宙的孤兒。...形上的流亡

「如果人每天在同一個時刻作同一件事,
換句話說,就是系統地、有規律地重複一個固定的動作,
那麼,世界將變化。」--形上的流亡

書不會說話,給了讀者想像的畫面和空間。
四處逛,由宇宙的奇航館逛到人體館,
有特別的感觸嗎?
拍謝!我呈現放空狀態,那就由圖片說明一切吧!

這個模型特別吸引我,想到什麼?
我想到人必須像海綿般吸收宇宙萬物的種種。感受嘛是黑白共!!
來到我逛科博館的最主要目的地--深海奇珍展覽場。
抄下很重要的一小段話:
永恆的黑暗,刺骨的寒冬,巨大的壓力.......
深海--
真正是地球最後未開的領域。
走著走著聽見一個媽媽對著孩子說:
「真醜,希望晚上不要做惡夢。」
聽了莞爾一笑,我覺得牠們可愛極了。
那牠們的名稱是什麼?我有認真抄筆記和拍照喔!
但發現一些字....未知種(如下圖),所以就不用知道了!(其實是懶病上身啦!)













地球在空無之中前進,沒有任何主宰,
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輕--米蘭.昆德拉


恆星傳送訊息給我如下:



接收訊息結束,和小鬼約定的時間也到了。
找到他們,一起去參觀達爾文和太空劇場,
又一起回到宇宙奇航館拍照留念,
一直沒發現一件事,直到小鬼們躺在地上拍照,
才發現,坐在地球上說話....有回音....回音...回音....
原來,驚奇總在不經意中出現。

咦!最右邊那個孩子怎麼也入鏡了?我故意的啦!



書未看完,人生的路繼續著,
而我........正接受宇宙給我的信號中......
ps:所有圖片皆為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所有,僅供觀賞....當然,人物不是啦!!
如果宇宙聽得到我的話....那可不可以....保佑台灣呀!於2009.8.13

已累積一堆未閱讀完的書,又繼續買書,
於是硬逼著自己容易咀嚼和不容易消化的書一起讀,
終於在一個不情願的夜晚讀完此書...形上的流亡~真的,這是一本很難讀懂的書。
作家倘若想要贏得思想自由,除了沈默便是逃亡。......高行建
不知、不明白、不懂......
我不知我此時身在何處,我不知道天堂里這片土地又從何而來,
我四周環顧。我不知道我什麼也不懂,還以為我什麼都懂......。
我其實什麼也不明白,什麼也不懂。....靈山,頁526
真不知要懂什麼?
回到米蘭.昆德拉的「無知」中:
回歸的偉大
意義就只剩下對記憶的懷念。記憶釋放在腦海裡的對過去的紀錄,
但想到人類記憶的微薄存量和實際生活之間的對比關係,
那幾乎可斷言,記憶似乎是「一無所知」。
既然,記憶只是記取十分有限的東西,同時又「不記取」數量更大的其他東西,
那記憶實際上不是紀錄,而是遺忘。
所以不要太相信腦子裡所殘留的紀錄,
或許那只是事過境遷後,那已經被選擇過後的回憶罷了!
當神聖的王國已不再在世間建立,當現實世界已不再是精神庇護的家園,
一個在時間之外的抽象國度就是你靈魂棲息的場所,這就是形上的流亡。
那暫且就跟這本書告別,將它移除於目前要讀的書,
別了~形上的流亡~2010.5.12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