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的文化,人文氣息,歷史的傳承,這裡有溢出來的年味。
#1
在101大樓的看顧下醒來,搭上藍板南線再轉紅淡水線在雙連站下車,
走了ㄧ小段路,來到迪化街。
走在其中,「おはよ(ございます)」、「(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不絕於耳的這般陌生又極想聽懂的語言。
咦!我和大稻埕的霞海城隍廟遇個正著,
原只想在旁以朝聖的心情觀察,
後來因導覽員說著迷人的日文發音導覽著日本人如何朝拜,
於是我也從善如流的跟在旁跟著做,
可見我相當迷戀日文發音。
離開城隍廟走著,很慶幸ㄧ直聽到還陌生的日文發音,沒聽到對岸的腔調,
心想這裡還能保留我喜歡的氣息,以及濃濃的年味,
這是美麗的心情。
註:
或許是霞海城隍廟月老的緣故,有越來越多日本朋友會到迪化街走走,
通常都是兩人一組,很少有導遊帶領,除了拜月老之外,日本朋友會沿著迪化街閒逛,
不過因為語言的隔閡,感覺日本朋友只是輕輕走過迪化街,似乎仍不清楚迪化街的歷史;
今年過年後我們突然有了這個構想,以日語導覽帶日本朋友們多認識迪化街/大稻埕地區,
於是找了圓環文化工作室的水瓶子,促成了這次的日語導覽活動。
「迪化街ぶらり散策」,比較迪化街與大稻埕兩個名稱,
日本朋友應該對迪化街比較有印象,「ぶらり散策」是日文輕鬆悠閒散步的意思,
導覽不會有太多艱深的學術用語,
只是輕鬆地帶大家體驗迪化街的生活,以及看看迪化街的特色建築。\網路資訊
#2
逛進永樂市場,遇見日本人導遊用日文比著市場的各種貨物解釋,
看著聽著解釋的人非常專注的神情和詢問,
我好奇的思考著ㄧ把蔬菜,為了什麼的理由能讓這些日本人認真,
可惜自己聽不懂,
不過我知道這是一種篤定尊重的態度。
態度。
#3
#4
這樣的建築風格,想必是日本人到此一遊的契機,
而我也來到屈臣氏大藥房。
#5
1920s有好多非主流的書籍,
可在牆上看見名人榜,其中好多我崇拜的作家,
當然還看見好想買的書籍,但實因手上和肩上背的已太重,
不然想一一搬回家。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印花樂。
#17
#18
#19
我不買南北貨,所以逛得有點心虛,
還好在紅包攤買了紅包袋,表示自己也買了年貨。
「(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老闆娘說著,哇!哇噻!我??⋯⋯百感交集。
#20
#21
#22
#23
#24
#25
走到綏遠街,透著濃厚的舊時光,
少了喧鬧,多了點風華。
#26
#27
#28
#29
再一直往大稻埕舊渡口方向走去,往日的風景不再,
於是又回到更加擁擠的迪化街中。
那時,年快近了,然而這篇寫好時剛好是除夕當天的正點,
剛好舊曆年正進行式。
笑。相信大家來年都滿足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