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所謂生趣,全在那些不相干的事\燼餘錄\張愛玲
#1
我碰到的第一隻貓。
沒有非去的點,走走停停,只想走在不喧鬧的地方,想去山城,
於是在捷運市府站搭上捷運,用悠遊卡刷卡很順利馬上銜接轉往山城的區間車,
心想著突然要在哪站下就在哪站下。
行經瑞芳擠滿了人,於是繼續往前進,跳下猴硐站,
一個其實很早之前就心繫的地方。
#2
猴硐以前沒有貓。
在山城因不採礦後,在沒落之後,
有了貓後,
山城熱鬧了起來。
#3
#4
陽光暖和,所有的貓都懶洋洋的曬著太陽。
我略過了平溪線的第一站,所以我應該是最早批來看貓的人。
我出火車站碰到第一隻貓,第二隻貓,第三隻貓,接下來,接二連三........。不勝枚舉。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剛開始,心喜於我碰到不會躲著我的貓咪神色自若的打盹,
看見,自顧不暇的散步貓咪,扭腰擺臀的貓咪,賴著我不走的貓咪,鬧情緒的貓咪,
不怕鏡頭的貓咪,想出外透氣的貓咪,盯著自己沒有惡意的貓咪,
我一一的拍下,還拍了很多的特寫。
#30
看見一隻落寞的小狗,牠成了配角。
#31
拍著拍著,拍多了,覺得貓咪不是貓咪了。
於是就在人潮漸多,人手一罐貓飼料,而且大部分的人來自對岸,
就在貓群全成了貪吃貓時,
我索性不拍貓了。
開始拍火車,拍曬棉被,拍風,拍茶花,拍火車。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要離開猴硐了,我站在最前頭,結果平溪線一進站,車廂裡已滿滿的人,
然而就在我快擠進的時候,我退縮了,決定不上火車,
往後一步,又不願直接回台北,於是搭上區間車去三貂嶺。
#41
有一群異想天開的大學生跟我一同下了三貂嶺,
頓時一個很少有人下站的火車站喧鬧了起來。
「這裡有什麼?」「這裡可以擠上平溪線嗎?」「回程去三芝?」大家七嘴八舌的問著。
「我以為這裡比較好擠上平溪線,」「不要傻了,猴硐都擠不上,這樣怎可能擠上。」
「這裡只有基隆河上游,有山有水有風,有無聊的火車經過。」大家有意無意的回答著。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我走著,聽著看著,
心裡想著想到吳念真導演的{八歲,一個人旅行}內容中的山洞之後,豁然開朗看見海的那一站是什麼,
無法明白是哪一站,最後就在北上的區間車來時,
刷了悠遊卡,離開了三貂嶺車站。
#52
坐在車廂裡想著去萬華或瑞芳?
我來到瑞芳。
走了小小的老街,吃了湯麵和肉羹湯,
小停留後,正式離開山城。
#53
#54
#55
#56
在火車離開瑞芳時,我看見層疊的山巒間有潺潺的溪水,
陽光灑落溪水中,波光粼粼,
看得出神,不禁會心一笑。
再回到繁華都市的途中,對面坐著一群70~80歲的爺爺奶奶,
他們談著line,談著如何建立族群,如何重組照片,
一切都讓我驚奇。
就在火車即將在松山火車站停靠時,
我聽到他們說要到台電大樓,所以必須在松山轉捷運綠3線,
於是我臨時決定不到台北火車站,不搭3號或18號公車到台電大樓附近和所有家人會合吃晚餐,
我,在松山火車站下車。
#57
於是,我看見了松山捷運站的裝置藝術。
#58
#59
#60
#61
許多身邊的雜事自有它們愉快性質。
這些跟我的生活沒有絕對必要,也許是不相干,
但我依舊愛在猴硐曬太陽以及一直改變行程。
一直改變行程,所以有遺憾,
但遺憾外的補償是得到了新鮮感,
還有遇見了美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