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66年,台鐵 DR2700 型柴油車,以「光華號」之名行駛在西部幹線上,
創下臺北-高雄4小時40分的最快列車紀錄,是當年台鐵最快的列車;
俗稱「白鐵仔」的光華號列車,在當年沒有冷氣,只有電風扇,車上有光華號小姐遞送茶水與毛巾服務;
縱貫線鐵路電氣化後,光華號退居東部,成為花東線的「自強號」列車。
隨著花東線逐漸加入較新型車種後,白鐵仔從運輸功能轉型為觀光列車,
前幾年僅行駛花東間,早晚各1列車接送上班族和學生,
去年7月花東鐵路電氣化通車後,服役長達48年的光華號,
從此全面退役,疾馳鐵道銀白色身影正式走入歷史。
在今年台鐵舉辦「光華再現•山海巡禮」活動,老火車重現江湖,載200名旅客暢遊山海岸線,
當白鐵仔再度啟動那一刻,讓小火車迷興奮破錶,也讓老一輩內新回味無窮。\網路資料
常看見百鐵火車在花東油菜花田,在山脈行駛的美照,
於是總希記自己有一天能搭上這列車,
打開窗戶,手靠在窗上,吹著徐徐夏風,徜徉田野,漫遊在花東的小徑鐵軌中,
但隨知道光華號將走進歷史時,一切的期盼幻滅。
花東好遠,在6月6日我知道這個訊息時,
先約了家人要不要到追分一睹它的風華,不過大家興致不大,
於是在6月7日,我獨自搭上區間車到追分,
看見了朝思夢想的光華號。其實我更喜歡藍皮的普通號,
這樣的藍皮跟現在的區間車的蘭一點都不一樣,
是那種深鎖著童年記憶的情懷。
#2
在等待中,看見一個國中生拿著這樣的小模型拍著照,
在他專注中我打擾的問著可以借我拍嗎?
他笑臉迎人又有點得意的說著當然可以,
我拍著,心中很是高興有這樣的孩子可以不玩電動而迷上老火車,
這是一種傳承的喜悅,是種歷史的延續。
#3
他來了,以英雄之姿出現。
#4
#5
原來不能隨機搭乘,而是要提前上網購票。
#6
我想入內參觀,很幸奮有一個爺爺級的導覽員居然答應我進車廂參觀和拍照,
於是我像是闖入時光隧道一般的跳入,
像隻野獸貪婪的凝望著獵物,駐足注視著。
#7
光華號可打開窗戶,雖然吹電風扇,一小時後的記憶應該很涼,一點也不會熱,
尤其椅子還可旋轉方向,這是令人回味無窮並烙印心底的美好回憶。
#8
#9
#10
啟動了,火車頭冒出濃濃的黑煙,沿著鐵軌,漸漸離我而去,
去搶去搶,它搶走我的記憶,帶走了,走了。
#11
越來越遠了。
回程,我驚覺,自己離黑人又更近了,
而何時可再見光華號,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