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等候的「時間」這一秒是永恆。
於是搭上區間車,下了小站後,
我和風和樹和天空一起等待,等待著。
#2
海線五座木造老爺爺火車站,在這趟的談文火車站散策行後,我終於收集完畢。
海線的談文火車站,
談文車站建築主要以木製為主,與日南、大山、新埔和追分等站外觀相同,
屋頂為二披水形式,側邊有L型迴廊,廊下牆面為米字形樑柱加填充白色灰泥,
右翼山牆與臨月台面牆上都有牛眼窗跟矩形氣窗,
一切如同空氣凝結在過往的年代,靜止。
#3
旅客稀少,格外靜謐。
台鐵還將天橋打造成「心鎖橋」,之後開始有部分旅客特地前來談文車站,
在火車疾駛通過產生巨大能量的瞬間,
於月台天橋窗欄上扣起象徵愛情、友情或親情的鎖頭,祈求喚醒心中的願望,
然而太過矯情的畫面並沒有吸引我的目光,所以未拍。
#4
#5
因為------
成真,就在不遠處。
(大部分是妥協吧?)
#6
#7
#8
漫遊鐵三角是指:崎頂、談文、造橋及竹南火車站主站。
#9
#10
站房留有三角形急斜式屋脊、Y字形廊柱、牛眼窗及夯土牆等懷舊設計。
#11
#12
這天的天很藍,藍得不可思議。
感覺唯有離開城囂及惱人的人群,才能享受這寧靜的特有風光。
#13
#14
#15
談文是好多人坐錯車的美麗小站,
是好多人可能一輩子都不可能到訪的遺忘小站,
但也因為如此,我偷偷的閱讀著他人的心情故事。
#16
#17
#18
漲潮,我見火車離海好近,一瞬間,火車停在龍港小站,
火車再度啟動 ,我仔細瞧著小聚落,是小漁村的氣味,
於是在心中暗下決定,離開談文後,就順道來龍港拜訪吧!
龍港和談文車站一樣都是無人招呼站,
在我用悠遊卡刷完後,爬上天台階梯,
看見老人家背著從竹南的家用品和兩粒西瓜等,費力蹣跚的吃氣爬上一個個階梯,
這時我接過手上的西瓜及肩上駝著的大袋子,
這時,大袋子應聲掉落,好裡加在不是掉落西瓜,不然就得回竹南幫忙買西瓜了。
走下階梯,刷了卡,把東西交給婆婆後,開始往海邊探險去。
#19
公司寮是龍港的舊稱,在民國四十三年正式取名為龍港,
曾是民國四十年代台灣中部唯一的良好漁港,
拖曳網、流刺網、膠筏及機動漁船雲集,近海和遠洋漁業都很發達。
在小徑走著,發現眼所見都是老人家,可見是一個人口外移非常嚴重的聚落。
#20
這是美麗的邂逅。
#21
#22
#23
#24
#25
老爺爺說著之前漁港的風華年代,還說所有的立牌都是空設,
根本都不是那一回事。
聽聞著,不免讓人不勝唏噓。
#26
公司寮古港。
#27
#28
#29
「寮港歸舟」此景是在當時苗栗特有的奇景之一,當如今泥沙淤積,面積大幅縮小,
港口貨運也早已消失,當年的帆檣林立情景已不復見,
僅剩寥寥竹筏飄蕩,港口一片寥寂。
然而這天海天一色,畫面閃耀著昔日的風采,
品味著自己第一次的稻訪。
#30
#31
#32
#33
這芋頭色的漆,讓我想起太子賓館塗壞的漆。
#34
#35
蜿蜒的鐵軌那端是風車,
風車緩緩的揮動著,是內斂不外顯的歡迎。
#36
#37
再看一眼,順到再去一趟日南火車站。
#38
還是喜歡日南火車站最初的感動,喜歡原本最獨特的色彩,
將牢牢留在心中,不能被現在的模樣取代。
#39
日南火車站旁的祕境。
#40
看見一直沒發現過的老房子,
這是一種:咦?怎有這棟的恍然大悟。
#41
#42
在前往時間停逝的「談文」及不期而遇的老漁港後,
重新搭上區間車,從車窗瞬間變化靜瑟景物的流逝中,
我感受到車站間沿途的寧靜,有了無數個片刻的寧夏。
下一次,
目標是海天一線的「崎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