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席德進覺得四川的老家和大肚山很像,所以愛上了台中,而我在台中藝術中心遇見了....

一進美術館,深深被這兩棵綠樹吸引,無緣由....

我喜歡台美館多於北美館....應該是多了寬闊廣吧!

我愛美術館...我愛美術館...

左:很可愛的雕塑。右:那斗笠的老婆婆和新時代的雕塑,感覺一整個錯亂。

高高的享受寧靜沈思,而下頭駐足許多迷惑的人在張望,當然,也包括我。

「拈花微笑」這四字還不能形容他的從容。

建築物就是大器,讓人放開心欣賞作品,我愛!

左:是裝置藝術,義工媽媽說我很有眼光,還叫我一一欣賞,最後告訴我燈的素材,
很神奇,是白色大塑膠桶(只准我拍一張)。
右:另一讓人著迷的裝置藝術。


(以下為網路資料)
席德進民國十二(西元1923年),生於四川嘉陵江上游的一處小鄉村,
世代務農,頗有田產,並擁有鹽井三口,家境尚稱富裕。
民國三十七年(1994),席德進自國立藝專畢業,
首途來臺,任教於省立嘉義中學,當時生活條件奇差,
暫住在學校的體育器材室的角落裡免為其難的安身,繪畫創作環境的艱困可想而知。

席德進考察美國期間,正是普普藝術歐普藝術、硬邊藝術等現代藝術發展十其,
對席德進的影響非常強烈,在以後的油畫作品中,
常有許多利用本土建築造型和色彩,摻和了很多的歐普和硬邊藝術的形、色表現。

席德進返臺後,反省創作的方向,勒住迷失的自我,
以自己流著中國人血液的情懷,
用自己的情感和自己生活的體驗來創作屬於自己的藝術天地,
立志以中國人的情感來表達中國的藝術。
他暫時關閉那扇迫向西洋藝術潮流的窗扉,
潛心鑽研中國傳統藝術,從中尋找藝術生命。
於是探索民間藝術和傳統建築,以臺灣鄉土民俗為創作的題材,
開創了繪畫表現的新頁。

席德進在短短五十九年的歲月中,無法全部實現他的藝術理想,
所以他曾說他很不甘心。
但四十年來,他繪畫創作、研究臺灣建築本土文物,奉獻了生命,卓有成就,令人佩服,
他曾說:「失敗本身是生命勇猛活過的證據」。
生命短暫使他的藝術理想不能完全實現,
若視同失敗,那麼生命曾經勇猛活過,亦庶幾無憾了




來個遠近左右亂拍,黑色背景是最棒的。

黑幕中介紹畫家的作品,那來搞怪吧!看出來了?

猜猜看下次的展覽是什麼?


進入A 館,恰巧遇見導覽員,
她仔細的介紹席德進的生平和畫風,
介紹著席德進喜歡潑墨似的油畫,很令人玩味弔詭的解釋,
其間也介紹了水彩畫和油畫的差別,
以及席德進喜歡科學似的計算一筆需用多少顏料,
如此才能讓水彩畫顯現明亮的意境。

丈二摸不著頭緒,
越聽越覺得奧妙,發現人心的大不同,
發現美真的透過心,
表現出的境界各有差異,
因為對這個畫家並不熟稔,
所以一切的作品,似乎少了感觸....有點可惜...



買了紀念品,有人嘟著嘴說紀念品買得不公平,
而我也因為沒挑到自己喜歡的東西而懊惱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ann 的頭像
    joann

    只是呼吸二三事

    joa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