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美學」甩尾,甩進城市縫細中-藝術介入台中忠信老市場~~
在鐵皮覆蓋之下的忠信市場,有近百戶緊挨彼此的 四坪 房舍,
除了六個小出口外,幾乎全面對外封閉。
裡面長居的住民幾乎都是在民國六十年左右由彰化或嘉義遷移至台中討生活的人,
他們共用一個公廁、在家門外的道路上煮食、娶過門的媳婦幾乎都是來自越南的新移民,
這種市場在台中尚存不少。
由於國美館的周邊效應,這兩年市場內有三戶舊屋厝陸續被改造為文化藝術空間,
閃亮亮的白色外牆與周圍黑黝黝的灰泥牆形成對比,
玻璃牆透視出去是堆滿雜物的狹窄走道,
以及對面鄰居結合客廳飯廳休息室功能的一樓。
這個就連附近住戶也好幾年沒踏上的幽暗國土,
開始走進了一小撮藝術家、年輕族群,甚至觀光客,
他們經過門戶開敞的人家,停駐在新改造的藝文空間,
共構舊空間與新生活樣態的異質並存,在居民下工吃飯睡覺的生活裡,開始活動。


城市縫細中的生活場景~~自己的房間外的展示品~~閉門羹二


左:自己的房間~運用咖啡濾紙寫出營業時間~很是有趣。右:側邊小巧可愛的裝飾。


Z書房~一直想去看他展場中的廁所書房和有趣的展示品,居然又吃了閉門羹三。

有味道的門把


舊新牆壁,形成對比。


傳說 在彩虹的盡頭 有一座城
那個國度裡 沒有悲傷 也沒有孤單
只有我們所追尋的翅膀
我 聽見了海的聲音 看見雨下過的痕跡
回頭望向來時的路途 你還在不再那裡?
現實理想的過程中
你得到了/失去了什麼?
於是
張開了雙手.....約莫劇場


兩張不同風格椅子,在鐵皮屋的透光下,顯現不同的美感。


新風格和舊建築相遇~我愛這混搭~~


後現代主義的磁磚公共廁所~~


黑白切~右吃閉門羹四~不是說成三即結束嗎?


窺見所謂的日常風景~~擺在地上和牆壁的一點點端倪~~


新舊和自己相遇~~

忠信市場在進駐藝術家的理想下,出現了「忠信藝術聚落」的名稱,
但由於忠信市場空間本身過於狹小且封閉,
並未攬進年輕的藝術家族群,
也逃離成為另一個東海藝術商圈或Soho精品區的命運。
而我為了找尋它,真是費盡千辛萬苦。
來到國美館,心頭一震,忠信市場的正確住址是什麼?
於是邊繞邊問,那周邊繞了好幾圈,
看見7-11 ,心想店員應該知道吧!
但又是莫宰羊,
一個念頭浮現,問機車行老闆說這附近的舊市場在哪裡?
老闆指了巷弄中的市場,還說大多都歇業了,
聽了老闆的話,心想錯不了。
原來忠信市場就在國美館正對面,
但真是時運不濟,所有的展場全讓我吃了閉門羹,
我,狗屎運上身,
不過沒關係,往附近的「東海書苑」找書和喝咖啡,
相信自己沒那麼的.....
那下次再來看展~~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