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看似不起眼的小山城,
位於新北市瑞芳區,這山脈中曾藏有金礦的三貂嶺,
因為山寓、寬哥那裡和Cafe Hytte而有了不一樣的吸引力,
於是也造就這一趟一萬五千步的基隆河溪谷小仙境的綠色小旅行。
#2
這是我第二次造訪三貂嶺,第一次要去平溪,但被滿列車的人潮淹沒,
於是臨時下火車,有了和三貂嶺的初見面,
但是第一次的印象是這一站無人車站,什麼東西都沒有,只有車站。
過了數年之後,發現三貂嶺是一座被山包圍的小城,
鐵路、房舍皆依著基隆河岸發展,
住戶稀少,遊客如織,是一處深山秘境。
1922年的三貂嶺車站位於宜蘭縣和平溪線的交會處,
建造於河岸與山壁之間,於是讓它成為台灣唯一沒有公路可以直接抵達的車站,
到站的旅客,必須沿著鐵道的小徑往河谷,經過長長的橋,
才能到達另一個主要道路,
於是我和同事們一下火車,馬上沿著小徑前進,
路上遇見第一批旅客,看起來就是爬山的行家,
問著我說:「你們要去哪裡?知道牡丹車站怎麼走嗎?」
我回答:「要去三貂嶺,我不知道如何去牡丹車站,我也想去牡丹車站。」
和要去牡丹車站的旅客道別後,繼續往前前進。
#3
#4
#5
#6
#7
#8
關於三貂嶺隧道的小知識:
1.三貂嶺隧道總長三公里多的路程,有近兩公里都是在隧道間,
隧道的頂端岩壁上的煤灰痕跡和棲息的蝙蝠,
基隆河床的壺穴景觀以及原生茂密的林相,
值得讓人一訪再訪。
2.1922年啟用,距今已有百年歷史的舊三貂嶺隧道及三瓜子隧道,總長1850公尺,
位於新北市瑞芳區及雙溪區交界,連通牡丹至三貂嶺,原為臺鐵宜蘭線火車行經的隧道,
1985年,新三貂嶺隧道通車啟用後,
舊三貂嶺隧道不再使用並廢棄,現今被列為新北市歷史建築,
其中舊三貂嶺隧道口的匾額題字為「 萬方輻湊」(田健治郎 題字),
而三瓜子隧道口的匾額題字為「 至誠動天地」(明石元二郎 題字)。
#9
山寓是吸引我前往三貂嶺的最大吸引力,
它在昔日是煤礦檢查哨,現在化身為山中的早餐店—山寓。
一路走到碩仁里的碩仁國小,
如果直走會發現座落在三貂嶺瀑布群山腳下,
位置隱密到之後連G大神都找不到的Cafe Hytte,
左彎會先看見魚寮路上的三貂嶺煤礦遺址。
看見山寓本尊驚喜不已,但被「本日公休」四個字打敗,
但既來之則安之,於是到處看了看,同事們還跟貓咪對話聊聊天,
而我則看著山寓的擺設及和山呼應的建築體驚嘆連連,
愉悅的拍起照來。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秋炚香港圖書館,
是由香港人打造,架上除了香港相關書籍外,還有自製的陶藝品,
尤其古早的馬賽克浴缸更是一大賣點。
實在太熱了,於是直衝寬哥那裡,很幸運有了位置入座用餐,
順便吹吹冷氣。
離開寬哥那裡後,
不甘心自己找不到Cafe Hytte,
於是一直尋找著聽說外觀相當有個性,
其斑駁的牆面,搭上挪威文有小屋意思招牌的咖啡館,
就在放棄尋找時,一路的旅客主動打招呼問候下,
明白往另一方向可以到牡丹車站,可以經過聽說像神仙之穴的隧道,
裡頭清涼消暑,還有成群蝙蝠可以觀看,不過路程大約4公里,
我們聽到4公里馬上打退堂鼓,
結果老爺爺開始說著:「我們老小都沒問題,你們年輕人當然沒問題。」
衝著年輕人三個字,直奔隧道前去。
#20
沿路一直有火車闖入我的視野中,
這是綺旎的遇見。
#21
#22
爬過千山萬水,
一直詢問要往三貂嶺方向的旅客:「好玩嗎?還很久的路嗎?」
大家似乎有志一同的欺騙我們快到了,值得一訪,隧道很奇妙,涼透了,
於是我們一鼓作氣的往前閒聊前進。
#23
三貂嶺隧道和三爪子隧道結合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原則下,規劃了自行車道,
保留溪流原始風貌,將礦場的特色突顯,以鋼筋仿木棧道建造,
讓山谷中活動的生物能繼續在此安心棲息,
路線為三貂嶺、牡丹兩點往返,總長3.2公里,
可藉此路線,更親近這片山林。
#24
別有洞天。
當陽光從上宣洩而下時,
同事們的好心情都出現在臉上。
#25
#26
一入隧道,迎面而來的涼意和全身熱的我們撞上,
讓我們頓時感到興奮。
看著隧道壁,找到懸掛在隧道頂的蝙蝠,
同事還仔細觀察,揣摩蝙蝠媽媽在告誡蝙蝠孩子的語氣,
讓這段長長的隧道增添不少趣味。
#27
其中一個同事在閒聊時,直注視著「心」這塊岩石壁,
這真是太妙的發現。
#28
#29
離開計畫外的隧道行,遇見了長長的車隊,
同事們說這段隧道行是筆墨難以言喻的際遇,
值得好好收藏,不過大家也因此鐵腿了。
#30
蜿蜒於小徑,看見鳳蝶翩翩飛舞,
看見火車從旁邊呼嘯而過,
看見路旁未綻放的野薑花,
在還沈溺於隧道的美好時來到牡丹車站,
實在太渴了,馬上買了無糖的青草茶解渴,往牡丹車站走去。
第一次的三貂嶺車站猴硐曬太陽以及一直改變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