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西文化中的山居,有不同嗎?

楔子:山和海,我愛海比愛山多一點,
或許深受孔子說的「智者樂水,仁者樂山」這句話影響,見於《論語‧雍也》篇。
那愛海的我,要交代一下這兩本山居為何成為我的收藏?
「   這種偷看其實也是偷看自己,偷看自己心底從小埋下的歷史情緒和民族情緒,
有多少可以留存,有多少需要校正。」不小心看到此句,讓我想一窺山居筆記的祕密。
而山居歲月是那位到處漂流的死黨口沫橫飛的介紹,並要我一定要閱讀而買的。
當時她正在德國貧窮的自助旅行,說這本書是她的慰藉,那怎可錯過。
有了這樣的緣由,我和山居筆記、歲月相遇了....



余秋雨自喻喜愛人文山水更甚於自然山水,
認為古云:「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二者應是相輔相成,
不讀書如何能深刻體驗地方人文,因為歷史是文化的累積,地理是風景的面貌,
人類的文明歷史從古到今五千餘年,
所以生活中有大半時間都在歷史與地理的長河裡流浪,
「唯有透過身體的不斷移位,來換得人對世界的陌生和驚訝感。
當你面對滔天洪水和高大山川,又怎麼可能不產生敬畏之心呢?
這時你就會發現,任何文化在無限蒼穹之下,只不過就是非常短暫的一角而已。」



*內容摘錄(佳句):
1. 流放,創造了一個味道濃重的精神世界,竟使我們得惠至今。
2. 我常常離開城市,長途跋涉,借山水風物與歷史精魂默默對話,
   用來尋找自己在遼闊的時間和空間中的生命座標。

3.北京的故宮把幾個不同的朝代混雜在一起,誰的形象也看不真切,
   而在這裡,遠遠的、靜靜的、純純的、悄悄的,躲開了中原王氣,
   藏下一個不羼雜的清代。

4. 眼前幾乎已經找不到對手,但他還是經常騎著馬,
在中國北方的山林草澤間徘迴,這是他組輩崛起的所在,
他在尋找著自己的生命和事業的依託點。

5.   眼前又是道道地地的園林和寺廟,道道地地的休息和祈禱,
軍事和政治,消解的那樣煙水蔥蘢、慈眉善目,
如果不是那些石碑提醒,我們甚至連可以疑惑的痕跡都找不到。

6.  各人的生命和人格會給歷史留下重重的印記。

7. 把生命從深宮裡釋放出來,在曠野、獵場和各個知識領域揮灑,
避暑山莊就是他這種生命的ㄧ個重要吐納口站,
因此也是當時中國歷史命運中的一所「吉宅」。

8.  ㄧ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人種,
其最終意義不是軍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

9.  在康熙看來,這兒就是他心目中的清代,
但清代把它丟棄了,於是自己也就成了一個喪魂落魄的朝代。

10. 當新的ㄧ個世紀來到的時候,
ㄧ大群和族和知識份子像這個政權發出了毀滅性聲討,
民族仇恨重新在心底燃燒起,三百年前抗清志士的事蹟重新被發掘和播揚。

11.當這一個關口度過之後,他們中部份人的文化意識又會重新甦醒,
開始與災難周旋,在災難中洗刷掉那些只有走運時才會追慕的虛浮層面,
去尋求生命的底蘊。

12.知識份子總是不同尋常,他們總要在政治軍事的折騰之,
表現出長久的文化韌性,文化變成了生命,
只有生靠生命來擁抱文化了,別無他途;
明末以後是這樣,清末以後也是這樣。

13.我輕鬆的嘆了一聲,ㄧ個風雲數百年的朝代,
總是以一群強者英武的雄姿開頭,
而打下最後一個句點的,卻常常是一些文質彬彬的淒怨靈魂。

14.金鑾殿離這裡很遠又很近,因此這三個字常常悄悄的潛入高枕錦棉衾間的惡夢,
把那麼多的人嚇出一身冷汗。

15有了朋友,再大的災難也會消去大半;有了朋友,再糟的環境也會風光頓生。

16.  在統治者看來,中國人都不是人,只是長在家族大樹上的葉子,
ㄧ片葉子看不順眼了,證明從根上就不好了,於是一棵樹連根兒都拔掉。

17.人生的道路也就是出生地出發,越走越遠,一出生便是自己,
由此開始的人生就是要讓自己與種種異己的一切打交道。
打交道的結果可能喪失自己,也可能在一個更高的層面把自己找回。
 




 小引:余秋雨
人生的道路就是要讓自己與種種異己的一切打交道。
打交道的結果可能喪失自己,也可能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上把自己找回。
...............
為此,我常常離開城市,長途跋涉,
藉山水風物與歷史精魂默默對話,尋
找自己在遼闊的時間和空間中的座標,把自己抓住。

*流放,創造了一個味道濃重的精神世界,竟使我們得惠至今。*

儘管屈原、司馬遷、曹雪芹也受流放的苦,卻也成就了離騷、史記和紅樓夢,
而蘇東坡的赤壁賦亦是在流放時完成.....原來離開...有時也是美意。
山居筆記究竟是寫了哪些山?沒深究,
那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承德的避暑山莊和孕育文人的岳麓書院。
其中避暑山莊的描述令人著迷...

.

(圖為網路資料)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承德避暑山莊,是清王朝的夏季行宮,位于河北省境內,
修建于公元1703年到1792年。
它是由眾多的宮殿以及其它處理政務、舉行儀式的建築構成的一個龐大的建築群。
建築風格各異的廟宇和皇家園林同周圍的湖泊、牧場和森林巧妙地融為一體。
避暑山莊不僅具有極高的美學研究價值,
而且還保留著中國封建社會發展末期的罕見的歷史遺跡

行文至後,感嘆自己對中國歷史的貧乏....
那我的心中最後的洄瀾是其中的一段話:
「置身異鄉的體驗常獨特。乍一看,置身異鄉所接觸的全是陌生的東西,
原先的自我一定會越來越脆弱,甚至會被異鄉同化掉。
其實是情遠非如此簡單。
異己的一切會從反面、側面誘發出有關自己的思考,
異鄉的山水更會讓人聯想到自己生命的始點,
因此越是置身異鄉越會勾起濃濃的鄉愁。
鄉愁越濃越不敢回去,越不敢回越把自己和故鄉連在一起
---簡直成了一種可不的循環,
結果,一生都避著故鄉旅行,
避一路,想一路。
或許漂泊慾念與回歸意識相輔相成,
而出走是必要的。




山居歲月:
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地區,自古以來是歐美人心目中的福地仙鄉。
那兒盛產美酒美食,人民熱情樸實,生活舒緩愜意。
作者彼德.梅爾著,一位曾任國際大廣告公司主管的名作家,
在他生命與事業的巔峰時刻,自紐約與倫敦的絢爛都會光圈中淡中,
偕愛妻與愛犬,豹隱普羅旺斯山區,追求恬淡閒適的生活原味。
洞燭世情的他,以機智風趣的筆觸,精確刻畫山鄉居民的生活面貌,描
繪山村時序的推移、景物的變換,讓人瞭解南法的山居歲月。

 



一月:掩映在午後陽光裡的石屋------事情發生得很快------
可說是一時衝動-----原因是那座房子。
我們在一個下午看見它,當天晚餐時分心臟已經入住。
二月:好久好菜好人-----大餐桌參差排列,
給人各桌之間相去遙遠、互不干擾的感覺,這氣派通常只在豪華大餐館才會有。
微風穿進牆上的窗洞,竟帶著幾分溫柔。我聽見滴滴答答的水聲,
走出屋外,發現季節已經變換,石桌正在滲水,春天降臨了。
三月:繁花似海-----杏花怒花:白晝長了,
黃昏的天空常常渲染成壯麗的粉紅色波浪。
他們散坐在田地上方的草坡上,看來很像布瑞松的素描


四月:是薄霧如紗,在湛藍天空下籠罩著山谷的早晨,
盧貝隆山的毒蛇已經聽見夏天的腳步聲。
五月報以薰衣草和蘆筍,而採櫻桃行動展開,家中永遠有客。
六月:活著是如此的可喜---穿襪子這件事已成遙遠的記憶,
手錶躺在抽屜裡也很久了。
我發覺,憑著庭院中樹影的位置,我可以大致估算出時間。
七月:蔚藍海岸瘋狂地帶---- 暑天輕食,而殘陽似血。
八月:古德村年度慶典,攤位即景,這個月凡事透著古怪。
我們高興八月過完了,生活又可回到原有的軌道。
九月請來品嚐我們的美酒。
十月:大地穿上最美的衣裳,野蘑菇,山之精華。
十一月:清掃煙囪之必要,此時順便交換一下天氣預測方面的意見。
十二月:這一年,如飛而逝,我們覺得悠然自得,如魚的水....聖誕快樂。


余秋雨的山居,充滿對前人的緬懷,思古懷情,
為山增添神秘的情愫,賦予更沈重的生命,
而普羅旺斯的山居,只是活在當下,用心去生活。
由此可看出不同的民族性,
我喜歡哪種山居?
隨心情而改變吧!


ps:說實在的,我還滿喜歡外國人別於中國人的性格,喜歡他們的自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ann 的頭像
    joann

    只是呼吸二三事

    joa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