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AMAK檔的中文翻作嬤嬤,
意思是印度人和馬來西亞人所生的後代,而嬤嬤檔指的是他們所經營的小吃店。
而對新加坡小印度的料理念念不忘的我來到MAMAK檔,
品嚐那令自己神魂顛倒的星馬小印度料理。
#2
馬來西亞料理中我實在無法真正接受的就是Laksa,
Laksa是馬來西亞話,台灣都把它翻成叻沙或喇沙,它代表的是馬來西亞的麵食料理,
其實很多地區都有Laksa,比較有名的是咖哩Laksa和亞參Laksa,
其中亞參Laksa在2011年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絡(CNN)旗下的旅遊網站CNNGO,
選為全球50大美食中的第7名;
咖哩叻沙則被「The Huffington Post」評選為死前必嘗的世界十大美食之一,
不過在新加坡品嘗及回家泡了一包聽說全球第一名泡麵的咖哩叻沙後,
從此叻沙等不同口味的食物成為我的拒絕往來戶,
所以來到MAMAK檔,抱定叻沙或蝦等料理都不點。
#3
#4
#5
#6
#7
看了菜單後,
二話不說的盯著印度新馬改版料理,
點了香菜蒜味囊爐烤餅+印度咖哩蔬、囊爐烤餅+咖哩雞、
印度起司包餅、香酥塔餅、海南雞腿+飯、印度拉茶、手作薏仁水和拉昔。
#8的
拉昔,酸酸甜甜,不錯喝。
#9
海南雞腿,還是當地好吃。
#10
#11
#12
#13
#14
#15
從一進到餐廳內就看到每個人桌上都有這高高的尖塔,
這可是Mamak檔賣最好的一道料理,也成為馬來西亞的國民美食。
香酥塔餅雖然看起來有點像印度甩餅,但其實吃起來不太一樣,
香酥塔餅比較酥脆,而印度甩餅比較有彈性,
其香酥塔餅在製作時有淋上煉乳、奶油,並灑上糖粉,
所以吃起來會帶有甜度,
另外旁邊也有附上三種不同的沾醬,分別是:煉乳、咖哩、參巴醬,
吃起來像是墨西哥脆餅的改良平民版。
#16
一家店不可能完全解除對一種食物的眷戀,
但也慰撫了一些些心情,對新加坡小印度的喜歡。